——但並不僅止於如此,若你注意到攝影機擺放的位置,由於鏡頭是完全顛倒的,看起來便像是令光源穿過鏡頭。那些接踵而來美麗的光點,和Kubrick《2001太空漫遊》那場主角抵達異星所經歷時空壓縮的戲幾近一模一樣。
過了隧道的盡頭,作者便不遮掩自身的意圖。在觀眾如棉布一般充份地浸潤在那以低微電子聲響的創造出的氛圍後,那些建築就看起來再也不能只是顛倒鏡頭。由於接受了科幻氣氛這如秘密信號般的提示。觀眾此時會驚奇地發現,在戰後所建的平凡集合式住宅倒轉過後,看起來就像是巨型太空機艦。而攝影機優美地沿著空中線纜的曲線後推,使最為普通的電纜像是衛星軌跡。之後種種建築,也就理所當然地看起來像是異星之物。
到底能做到多少?作為電影中點完全對稱,也就是經過隧道之戲之後,觀眾再也無法以原先的視角觀看世界。是回應俄國文學批評中的形式主義(Russian formalism),以語言上的奇異顛覆慣常之物的「陌生化」主張嗎?抑或在隧道前後,明顯的建築物年代之差,引領觀眾繞入蘇聯建築的簡史?還有以國歌為基礎的配樂,以及高格拍攝...
這麼簡單的電影作品,究竟能折射多少複雜的意念?我被作品的肅穆和美麗完全折服。真正令這部電影成為偉大之作的,是其以接近全實景的方式,拍攝出了一部科幻片。而我只是在想像,會不會或許這一切都起始於一個簡單的念頭,例如漫步時想著「這些建築如異星般吸引...」。或其早就決意拍一部顛覆和慢速凝視俄國建築的作品?
這是歷史最悠久的短片影展,今年德國奧伯豪森(Oberhausen)影展兩項獎項得主(e-flux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形式與意念究竟要如何結合?還能如何表現?如何對位?如何氣韻十足地收放自如?每每看到如此的好作品,同時心醉和追問。因此心裡就更鼓脹一點,也更踏實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